第181章 农村的味道(2/3)
少了。
给长辈磕头拜年,一起到祖坟里烧香祭祀,这些传统不适合新时代农村的,可以改进,但是绝对不能丢掉。
这些传统是多少年农村传下来的,也是农村人孝心的集中体现,万万不可丢弃。
三、农村儿时的传统情怀不能丢。
不用说更久,仅仅是这二十年,农村的变化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。
我们小的时候儿,农村可能还有大院,还有老柳树,还有青青草的小河岸,可如今,这些很多农村都看不到了。
到那时候,我们可能只能剩下那些年儿时的农村情怀了。
就像是过年一样,现在大家都能感受到年味越来越淡了!
不知从何时起,年味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,远离了我们的生活,成为我们遗失的一片精神乐园。那些我们童年的年味恐怕现在很多的孩子都已不曾见过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道,去重拾那些美好的童年记忆,去寻找丢失的年味!
以前过年每到腊月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。随着杀年猪,农村的年味也逐渐浓烈了起来。小的时候盼望着杀年猪,这意味着天天可以吃肉了,而且家家户户在杀了年猪后就开始着手熏腊肉哩。
制腊肉。
将鲜猪肉抹上食用盐、酱肉、花椒等配料腌制24个小时,然后挂在通风处晾干,晾干后就可以挂在柴火灶上用烟熏制。年前,湖南家家户户还会做猪血丸子,四川重庆会灌香肠。将这些做好的腊肉、香肠、猪血丸子之类的放在小灶上用木屑、柴火之类的熏制,香味浓郁。当村上开始熏制腊肉、做猪血丸子、灌香肠的时候,整个村上的年味就已经非常浓烈了。
扫扬尘敬灶神。
农历腊月二十三,传统意义的小年,这一天还有两个重要的“仪式”——扫扬尘、敬灶神。
相传,灶神在这一天要上天庭,向玉皇大帝汇报自己所在这一家一年来的所作所为。所以,每家每户都要赶在他汇报之前举行清扫和敬灶神的仪式,祈求灶神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。
按照老一辈的说法,“土地神”不能随意惊动,所以房屋周边、家里的家具平常是不能乱动的,而惟独打扬尘那一天例外,啥都可以动。扫扬尘,即大扫除。全家老少都会一起上阵,祝愿能扫除一年的“晦气”,迎接新年的喜气。这一天,天没亮我们便会被父母从温暖的被窝里叫起来,接着父母便给我们分派一天的清扫任务。敬灶神的重任一般由母亲一人全力承担,我们是插不得手的。晚上待我们睡下后,母亲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祭品在灶前摆好,然后点上香蜡,烧上纸钱,边烧嘴里边念念有词,向灶神祈求来年继续保佑一家平安幸福。
洗澡。
“二十七洗病菌,二十八洗邋遢,二十九洗老狗……”这时老一辈留下的谚语。不洗澡不能过年,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。在传统民俗中,很多人都会在年前洗澡、洗衣,希望能除去上一年的晦气,干干净净的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。
贴春联。
“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这说的就是春节贴春联。每年年三十,家家户户贴对联,表达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、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。因而新年将至,小镇上的集市就出现了许许多多卖春联的小摊,每个生意都十分火红。
请门神。
门神是不能说买的,只能说请,否则门神会不高兴,来年就不会保佑家里事事顺心、财源广进。大人们总是会怀着敬意郑重的这样对小孩说,图的就是一个吉利和来年和顺。
团年饭。
团年饭又称年夜饭,年夜饭是在除夕,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吃的团圆饭。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。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,吃团圆饭。小时候条件并不好,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