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1章 农村的味道(1/3)
豆腐的制作凝聚着耿家建母亲的辛劳。
但这种辛劳也是值得的,当大家吃着热气腾腾的豆花,之后的几天吃着自己做的豆腐,所有的辛劳都是值得的。
耿家建还是习惯吃自家用盐卤点的豆腐,也许是先入为主的习惯,也许是带着家乡的味道吧。
南方在传统上使用石膏来做凝固剂。石膏的化学成分是硫酸钙,它在水中的溶解性比较低,加入豆浆之后凝固的速度比较慢,但是质地比较均一。凝固之后的东西被称为豆花,还含有大量的水。把豆花放进木匣或者用布包裹起来,豆花失去许多水,才成为豆腐。最后形成的豆腐含水量还是比北豆腐要高,也就更“嫩”一些,这样的豆腐被称为“南豆腐”或者“嫩豆腐”。
北方豆腐使用卤水作为凝固剂。卤水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和氯化钙,它们在水中都有很好的溶解性,加入豆浆中后能够快速作用,把豆浆凝成固体。凝结之后的固体中还有许多自由的水,把它们放在木匣之中,那些水会流失掉一些,最后形成比较“硬”的豆腐。
豆腐的营养价值丰富,含有铁、钙、磷、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,还含有糖类、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,素有“植物肉”之美称。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%以上。两小块豆腐,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。
中医书籍记载:豆腐,味甘性凉,入脾胃大肠经,具有益气和中、生津解毒的功效,可用于赤眼、消渴、休痢等症,并解硫磺、烧酒之毒。这些,都陆续为现代医学、营养池所肯定,比如,豆腐确有解酒精毒的作用;豆腐可消渴,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。俗话说“青菜豆腐保平安”,这正是人们对豆腐营养保健价值的赞语。经过千百年的演化,豆腐及其制品已经形成为中国烹饪原料训的一大类群,有着数不清的地方名特产品,可以烹制出不下万种的菜肴、小吃等食品。这是同豆腐及其制品具有广泛的可烹性分不开的。比如:它可以单独成菜,也可以作主料、辅料,或充作调料;它可以作多种烹调工艺加工,切成块、片或丁或炖或炸;它可做成多种菜式,多种造型,可为冷盘、热菜、汤羹、火锅,可成卷、夹、丸、包等等还可调制成各种味型,既有干香的本味,更具独一无二的吸味特性,“豆腐得味,远胜燕窝”。由于豆腐及其制品具有这么多的优点,难怪它脍炙人口,久盛不衰了。
耿家建还记得小的时候,做豆腐还不用机器,都是用驴推磨来磨豆汁的,可是现在都是用那种磨豆浆的豆浆机做的。
省事了,但似乎也少了一些东西。
时代变革,如滔滔江水,不可阻挡。
农村也在这时代的变革中,蒸蒸日上,焕然一新。
作为一名农村人,在农村发展的道路上,捡起了许多新东西,也丢掉了许多过去的老东西。
可是有些传统,真是不应该丢的,不然的话,农村的那种韵味就真的没了。
一、农村种地的传统手艺不能丢。
作为一名农村人,种地是最基本的一项技能。
当下,农业机械化离我们越来越近,可以预见到,在不久的将来,农业将步入完全机械化生产。
到那时,也许我们只需要动动方向盘就能完成田间的劳作。
可即使是这样,我们也不能放弃我们种地的老手艺。
这是一代一代农村人的智慧结晶,像小麦打场、木犁翻地,这些如今是用不到了,但千万不能丢掉。
新一代的农村人,也要学会这些。
未来,总有可能用到。
二、农村过年的传统习俗不能丢。
这些年,在农村过年,年味也是越来越淡了。
以前大年初一,家家户户去拜年,总能看到一大批人,可如今人越来越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