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章 年龄是不是问题(1/3)
耿家建是知道“女大三抱金砖”这个说法的。
尤姗姗想必也是知道的。
但是在农村里,还真的很少有相差六七岁的!
“女大三,抱金砖”这个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,她说:“年轻男生愿意找比自己大的女性,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,一种是从小父母离异或被母亲疏离缺乏母爱;另一种,则是从小作为独生子女被娇宠长大,在婚姻生活中他期望能够重复以往得到的爱的感觉,所以,倾向于找比自己成熟的女性。相反,接受伴侣比自己小的女性,在个性上往往都比较独立、好强,母爱的本能非常强烈,在女大男小的婚姻中,她们愿意付出,并且在潜意识中感到婚姻的状况更能得到控制。从人的天性来说,再成熟、再年长的男性都有孩子气的一面,心理上都需要得到包容、照顾和理解。在“女大三”这样的婚姻中,夫妻双方在心理上契合对方的心理需求,所以这样的婚姻形态其实都相对稳定。
婚姻中,男性比女性大十岁以上,年龄有了“代”的差异,这样的婚姻比起女大男的婚姻,反而不稳定。从心理学角度上分析,倾向于找比自己小很多的伴侣的男性,通常希望通过照顾对方获得一种强大感和满足感,证明自己是有经验、有智慧的;而倾向于找年龄较大男性的女性,很可能具有幼年的固结,比如缺乏父爱等,她希望藉此得到父爱的补偿,来满足内心深处小女孩的需要。这样的婚姻,起初也许能满足双方的心理需求,相对稳定。但男人永远脱不了孩子气的性别天性,使他们除了扮演保护者、照顾者的角色之外,在婚姻生活中,他始终渴望得到理解、包容以及在精神上进行沟通。但因双方的年龄差距,不可避免有代沟,对方很可能不能满足他的心理需求。”对方越年轻,这种差异越明显。与此同时,童年时代缺乏父爱渴望在婚姻中得到宽容和爱护的女方,随着年龄的增长,她内心的小女孩也会成长,会滋生母性的角色;在婚姻生活中她希望这种成长能得到滋养。但事实上,这种婚姻关系中,对方容易将情感目标锁定错了,他们要占有、控制对方,而不是和对方一起成长。如此一来,错位便会不可避免地发生。
最后,分析幸福和年龄无关,与方式有关。
她说其实年龄差距只是丰富了婚姻的模式,使婚姻的形态呈现多样性,其实和婚姻是否幸福没有什么关系,与相处的方式有关。她结合很多案例介绍说婚姻双方相处得好,不在于彼此有多了解、多理解,而是在于两个人是否都有付出的能力,是否都对对方要求比较低,是否能够在相处中做好多重角色。她还说,在心理学的家庭系统理论中有多重角色的概念,夫妻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充当多重角色,既是妻子、又是情人、也是朋友。如果只是单纯扮演一种角色,难免会产生问题。比如,在男性比女性年长的婚姻关系中,女方一味地扮演小女人的角色,时间长了,会让对方感到厌烦。相反,如果把握好自己在婚姻生活中的多重角色,会使婚姻的双方在家庭生活都可以成长得更好,更接近幸福。
不管是什么年龄相配的婚姻,只要夫妻双方多点包容和理解,少点抱怨和猜忌,掌握好沟通方式,婚姻就会长久点。要学会珍惜,懂得珍惜,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近年来,女性不仅在工作职位上有所提升,择偶标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现代女性在感情或婚姻关系上已不再只为追求“嫁汉嫁汉,穿衣吃饭”,恋爱的最终目的不一定为了组织天长地久的家庭,而是要在夫妻关系中享受爱情,甚至追求性的满足。
女人可以要求男伴温柔体贴,精神上能沟通,会细心倾听自己的心声,而金钱物质反倒是次要的。一项关于离婚率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,离异原因竟有2/3是与生活不和谐直接相关!这说明情感和性在婚姻家庭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。传统观念的大男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